數據顯示,我國約有一半成年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那么,感染了有啥后果?應該怎么辦呢?
幽門螺旋桿菌和胃癌有多大關系?
Hp是定植于人類胃黏膜的一種螺旋樣桿菌,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傳播是Hp傳播的重要途徑,主要通過口‐口、胃‐口和糞‐口傳播。
部分Hp感染者無任何癥狀和體征;少數Hp感染者經多年緩慢發展后,出現慢性非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化生、上皮內瘤變并導致胃癌發生。
Hp陽性的人罹患胃病的風險會增高,但也無需恐慌,Hp陽性僅是促使胃癌發病的一個因素,人體自身的因素、環境因素對于胃癌的發生也至關重要。
Hp陽性患者都需要根除治療嗎?
目前,根據多個地區的指南、共識以及一些大型臨床觀察結果,在胃黏膜萎縮和腸化生出現前根除Hp,可以降低胃癌風險。
因此,一般來說,建議對成年Hp感染者進行根除治療,尤其是對獲益較大的個體來說,應主動進行Hp檢測和治療;此外,根除Hp可以消除感染源,降低人群感染的可能性,并防止嚴重并發癥發生。
根除Hp是胃癌的一級預防措施,更重要的是,如果Hp陽性合并明顯的胃部不適癥狀,或者有胃病、胃癌家族史,則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接受進一步檢查及治療。
如何根除幽門螺桿菌?
隨著抗菌藥物耐藥率的逐年上升,傳統的三聯療法(一種PPI+兩種抗生素)在我國大部分地區不再作為一線方案。指南推薦14天的含鉍劑四聯療法作為主要的經驗性治療根除Hp方案。
根除方案中抗菌藥物組合的選擇應參考當地人群中監測的Hp耐藥率和個人抗菌藥物使用史。近年來,Hp對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藥率(包括多重耐藥率)呈上升趨勢,而對阿莫西林、四環素和呋喃唑酮的耐藥率仍很低。
此外,方案的選擇應該權衡療效、費用、潛在不良反應和藥物可獲得性,做出個體化方案。
日常如何預防Hp感染?
避免家庭型感染:避免母嬰間不良喂食習慣;提倡分餐制;餐具定期消毒。
改善用餐習慣:食用新鮮食品,保證飲食多樣化;避免喝生水、吃生食;避免過于粗糙、濃烈、辛辣食物;不吃霉變食物;少吃熏制、腌制等富含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食物。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