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等五部門關于持續深化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的意見
國市監注〔2019〕7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和副省級城市市場監管部門、發展改革部門、公安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稅務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相關部門:
為深入貫徹落實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的意見》(國辦發〔2018〕32號,以下簡稱《意見》)的部署,努力打造更加優質的營商環境,提升企業和群眾對企業開辦便利化的實際體驗,市場監管總局、發展改革委、公安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稅務總局就持續深化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工作目標
(一)總體要求。力爭2019年年底前,全國實現壓縮企業開辦時間至5個工作日內,提前完成本屆政府提出的目標。鼓勵具備條件的地方,在確保工作質量前提下,壓縮企業開辦時間至3個工作日內。
(二)具體目標。各地相關政府部門針對本系統存在的非法定涉及企業開辦事項、程序和提交材料進行清理,共同將《意見》規定的企業登記、印章刻制、申領發票和社保登記4個環節至少壓減為企業登記、印章刻制、申領發票3個環節,社保登記的申請合并到企業登記環節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將各環節辦理時間分別控制在:企業登記2個工作日內,印章刻制1個工作日內,初次申領發票2個工作日內。
二、主要措施
(一)全面推行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1. 各地要開通“一網通辦”平臺(或服務專區等),整合設立登記、印章制作、申領發票、社保登記等各類企業開辦事項和網上服務資源,加強信息共享,切實具備“登錄一個平臺、填報一次信息、后臺實時流轉、即時回饋信息”的企業開辦服務能力。有條件的地方,要大力推行辦件寄遞、證票自助打印等服務,逐步實現“不見面”辦理。2. 依托各級政務服務大廳等,建立企業開辦專窗(或專區),應用“一網通辦”平臺,實現申請人可在一個窗口提交和接收所有辦件。3.將電子營業執照作為企業在網上辦理企業登記、印章制作、社保登記等相關業務的合法有效身份證明和電子簽名手段,推動企業領用電子營業執照。
(二)進一步優化企業登記服務。1. 大力推行標準化、智能化、自動化的全程電子化登記,建立健全“零見面”企業登記工作機制。2. 取消名稱預先核準,全面推行名稱自主申報與設立登記合并辦理,進一步優化辦理流程。3. 各省(區、市)要統一規范本轄區內公司章程、股東會決議等標準格式參考范本,供申請人自主選擇、免費使用。全程通過網上辦理有限責任公司設立登記、公司主要成員全部通過有效身份驗證并對提交材料進行電子簽名的,申請人可選擇不再另行上傳身份(主體資格)證明文件。4. 結合本地實際,大力推行“同城通辦”“銀行網點代理申請登記注冊”等便利化舉措。
(三)進一步規范印章刻制服務。1. 對于尚未建成印章業信息系統的地方,要強化責任落實,盡快完成建設應用工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對系統運維、升級改造予以經費保障。要拓展系統服務功能,通過微信小程序、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等形式實現網上刻章業務辦理,確保實現用章單位在線選擇本地區所有公章刻制企業、了解刻制價格以及網絡支付等功能。2. 嚴格落實國務院明令取消公章刻制審批的政策規定,不得以任何形式要求用章單位自行辦理公章刻制備案。對于落實不到位、變相進行審批的予以嚴肅查處。3. 各地公安部門科學規劃本地公章刻制企業數量,既要合理布局促進良性競爭,又要防止盲目發展導致惡性競爭。要積極引導公章刻制價格趨于合理,嚴禁指定公章刻制企業刻制公章,避免形成隱形壟斷。4. 積極推廣電子印章廣泛應用,在北京市、上海市開展先行先試。
(四)進一步簡化涉稅事項辦理。1. 嚴格落實《關于進一步推進“多證合一”工商共享信息運用工作的通知》(稅總函〔2017〕402號),強化企業登記信息共享應用。2. 大力推行電子發票應用。在重點行業和有使用需求的納稅人中加大電子發票推行力度。3. 深入推進“新辦納稅人套餐服務”,進一步簡并流程、提速審批,實現線上申請、線上核驗,現場一次辦結。企業只進行初次申領發票操作的,無需提供銀行開戶信息。
(五)進一步完善社保登記服務。1. 全面推行社保登記經辦服務網上辦理,簡化整合辦事環節、辦事材料。2. 將社保登記經辦服務納入“一網通辦”平臺,實現企業在辦理設立登記時,即可同時填報企業參保信息、職工參保信息等信息,無須另行登錄其他系統或平臺。3. 健全數據應用和反饋機制,提升共享信息使用率,在企業在線填報并確認企業參保信息、職工參保信息等信息后,通過跨部門信息共享和部門內部數據流轉同步辦理企業社保登記,并將辦理結果及時通過“一網通辦”平臺反饋企業。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部門間協調配合。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切實履行工作牽頭職責,針對上述工作目標和措施,會同相關部門研究確定本地區具體時間表和路線圖。各地發展改革、公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稅務等部門,要分工協作,切實抓好本部門有關工作任務的落實落地。
(二)提升“互聯網+”服務能力。各地要不斷提升信息共享和應用支撐保障能力,發展改革部門要在相關信息化項目審批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要加強現場輔導、幫辦,引導申請人更多通過線上辦理業務。要切實做好業務咨詢解答和“一次性告知”,對于提交材料中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內容要提供電子或書式告知單。
(三)注重改革實際效果。要特別注重了解企業和群眾對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的實際感受,持續加強政策解讀和宣傳報道,提升企業和群眾對改革的認知度和參與度。要落實《意見》有關要求,按照國際可比、對標世行、中國特色原則,切實做好自查自評工作,相互借鑒、有序競爭,不斷將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工作引向深入。
(四)嚴肅追究問責機制。要采取有效措施,追蹤和記錄企業辦事流程信息,并為申請人提供便捷和動態查詢辦事信息的有效渠道。要充分利用“多證合一”數據信息共享,任何單位和工作人員不得違法擅自設置企業開辦其他條件和要求。要嚴格追究不按時限、不按規范辦事的單位和個人責任。對于地方違法擅自設置企業開辦其他條件和要求的,一經發現要逐級上報并堅決予以清理整頓。市場監管總局等有關部門將建立問責通報機制,對于工作落實不力的發現一起、通報一起;對于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影響的,將嚴肅追究問責。
市場監管總局 發展改革委 公安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稅務總局
2019年4月10日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